2月28日下午,由太倉市水上搜救中心、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寶山分中心聯合主辦的2023年蘇滬交界水域船舶溢油應急演習在長江蘇滬交界水域舉行,有效檢驗了蘇滬交界水域應急搜救機制。
當天下午,油船“東潤”輪下行時突發舵機故障,導致船舶失控,隨后在瀏河口水域與他船發生碰撞,造成“東潤”輪油艙破損,突發“溢油”狀況,嚴重威脅太倉市應急水源地、寶山陳行水源地保護區飲用水安全,并對岸線環境造成嚴重影響。接到報警后,兩地搜救中心迅速啟動聯合應急響應,立即協調應急處置力量抵達事發水域,對溢油展開立體監視監測、圍控清除。
與此同時,太倉市水上搜救中心、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寶山分中心立即通知兩地生態環境局,兩地生態環境局接報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監測方案組織現場水質監測。監測人員通過無人機開展遙感監測分析,并采集污染樣品。同時,監測人員也在事發水域通過快速檢測儀器以及專業船載實驗室分析進行水和大氣環境質量檢測工作,通過監測發現,經清污后的水和大氣環境質量未超標。
太倉海事局副局長李澤兵告訴記者,本次演習全方位展示了船舶溢油應急處置、水上事故快速救援、應急力量協調配合、生態環境專業監測、突發輿情引導管控等全部行動,有效檢驗了蘇滬交界水域應急處置機制,強化了多部門聯合作戰的能力,為水上應急處置積累了寶貴經驗。
3月1日是《長江保護法》正式實施兩周年,也是《江蘇省長江船舶污染防治條例》《上海市船舶污染防治條例》實施首日,太倉海事局和寶山海事局作為滬蘇海事監管服務一體化的橋頭堡、最前沿,兩地海事部門舉行聯合演習旨在深入貫徹長江大保護,深化滬蘇海事監管服務保障一體化合作機制,提升蘇滬交界水域船舶污染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強化水上搜救成員單位之間的聯動合作,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畢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