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港,古稱劉家港,始興于隋唐時期。元朝,政府實施漕糧北運,在劉家港沿線建大型碼頭泊位,建立海運倉儲和海事機構,自此長江中下游地區、浙江溫臺等沿海地區、以及日本、琉球、高麗、安南等國的商船都集結于劉家港,劉家港成為“六國碼頭”、“天下第一碼頭”。明朝,劉家港作為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發展達到鼎盛,成為當時世界上重要的樞紐港。明以后,由于種種原因,港口逐漸沉寂。
<詳細信息>
1992年初,太倉縣委縣政府決定在沿長江地區建立港口開發區,充分利用長江岸線資源優勢,進行港口開發建設,以推動蘇南外向型經濟發展,呼應上海浦東開發開放,同時帶動太倉地方經濟發展。同年,江蘇省委省政府根據國務院召開的沿江開發開放會議精神,決定將太倉港列為江蘇重點開發建設的港口。
1993年11月,江蘇省政府批準成立太倉港港口開發區,并列為省級開發區。在江蘇省政府制訂的《江蘇省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第九個五年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要“重點開發建設太倉港,盡快使其成為長江口以集裝箱樞紐港為主體的商業性大港”,并專門成立了“江蘇省太倉港港口規劃建設領導小組”,以加強對太倉港港口規劃建設的領導。
1996年11月,太倉港被批準為國家一類口岸正式對外國籍船舶開放。
1999年9月,國家海關總署批準太倉港為集裝箱中轉港。
2001年,國家交通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把太倉港定位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集裝箱運輸的干線港。
2005年11月,江蘇省委省政府決定成立副廳級建制的中共江蘇太倉港口工作委員會和江蘇太倉港口管理委員會,全面承擔太倉港口建設和發展等管理職能。
2006年9月,交通運輸部出臺《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將蘇州港(太倉港區、常熟港區、張家港港區)列為全國9大集裝箱干線港之一。
2010年5月,國務院批復《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太倉港被定位為重點建設的集裝箱干線港和江海聯運中轉樞紐港。
2012年12月,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共同批復同意,自2013年1月1日起太倉港作為沿海港口管理,并執行海港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
2013年9月,交通運輸部出臺公告,自2013年11月1日起取消五星旗海輪進出長江太倉港及以下水域強制引航。自此,太倉港全面實現海港化。
2013年10月,交通運輸部、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批復《蘇州港總體規劃(2013-2030年)》,明確蘇州港是我國沿海主要港口和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江蘇省、蘇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蘇南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依托,是長江三角洲及長江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支撐;蘇州港太倉港區重點服務于江蘇省、蘇州市及長江沿線地區,以集裝箱干線運輸和鐵礦石、煤炭中轉運輸為主,相應開展石油化工品中轉儲運,并兼顧太倉市臨港產業開發。
2014年初,太倉港與上海港成功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雙方合作經營太倉港集裝箱三期碼頭下游兩個泊位,合資碼頭公司太倉港上港正和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已開始正式運營,海 勃TOPS4.0(上港集團集裝箱碼頭營運管理系統)成功上線,太倉港與上海港的碼頭營運系統正式對接。
2014年2月,太倉港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太倉港正和興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集裝箱三期碼頭上游兩個泊位正式投入運營,太倉港集裝箱碼頭公司增至4家。
2014年7月,太倉港落實海港化管理措施,爭取上級同意對進出太倉港船舶實際淡吃水控制標準從-11.8米提升至-12米,載重21.8萬噸級“伊萬”輪、吃水-12米“桑巴海角”輪靠泊太倉港,太倉港成為長江內河沿線接靠船舶噸位最大、吃水最深的港口。
2014年9月,太倉港落實長江經濟帶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措施,與長江經濟帶12個直屬關區實現了通關一體化,并且與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營運管理系統實現對接;爭取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海關總署同意,9月1日起,太倉港成為第二批試點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的港口之一;爭取國家質檢總局同意,獲批進口糧食指定口岸。
太倉港口岸集中查驗中心建于太倉港核心作業區正和集裝箱碼頭后方,規劃面積6萬平方米,總投資1.1億元。中心采用國內最先進的集裝箱快速查驗設備FS6000、放射性檢測儀、集裝箱通道式快速消毒系統以及相關檢查檢測設備,建有集中查驗站臺車位68個,海關查驗監管倉庫0.2萬平方米。太倉海關現場駐點辦公。通過太倉港口岸集中查驗服務中心的建設,有效整合太倉口岸監管資源,減少企業投入,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緩解太倉港日益增長的箱量與查驗人員相對不足之間的矛盾。
太倉港危險品堆場是以危險品集裝箱堆存、查驗與拆裝箱業務為主,同時發展集卡對外運輸業務的綜合性查驗場地。場地內設有年吞吐量為16萬TEU,作業區陸域總面積達24.09萬平方米,堆場面積10.74萬平方米,貨棚、倉庫及拆裝箱場地面積5.2萬平方米。目前場內設有堆場、貨棚、倉庫及拆裝箱場地等作業場地,1臺起重量45噸的集裝箱正面吊,4臺起重量3噸的低門架叉車(防爆型)等多種作業設備;同時為保障查驗安全,配備危險品倉庫檢測系統、危險品貨棚檢測系統、危險品存放專家系統和險情處理專家系統、重箱堆場溫度檢測機降溫控制系統等先進的危險品倉儲控制機監管系統。
太倉港目前共有三家拖輪公司,共有16條拖輪為太倉港水域的海輪靠離泊、水上消防和搜救搶險以及長江沿線的拖帶護航提供服務。拖輪公司本著“安全、誠信、服務、共贏”的宗旨,為各碼頭公司、代理企業及船東提供了優質的服務,以期與所有業務單位共鑄輝煌!
太倉港目前有3家理貨公司,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理貨、檢驗等第三方公正服務。經營范圍為:國際、國內航線船舶貨物及集裝箱的理貨、理箱;集裝箱裝、拆箱理貨;貨物計量、丈量;船舶水尺計量;監裝、監卸;貨損、箱損檢驗與鑒定;出具理貨單證及理貨報告;理貨信息咨詢相關業務;易流態化固體散裝貨物取樣、監裝等業務;石油化工品、農產品、礦產品、木材、設備等商品的檢驗鑒定、檢測服務,海事鑒定服務,保險公估服務。
全港航線總數達209條(班),其中近洋航線24條(班),直達日本、韓國、臺灣、越南、泰國等近洋國家和地區22個港口;內貿干線50條(班),實現沿海主要港口全覆蓋;長江(內河)支線94條(班),覆蓋北至河南周口、南達浙江上虞、西至四川瀘州的長江(內河)50個港口;遠洋支線41條(班),無縫對接洋山、寧波舟山港母船后通達全球各大港口。